热搜天下 > 热搜 >

《心灵奇旅》中国设计师游茜:皮克斯从不打卡加班

时间: 小采 热搜

《心灵奇旅》在中国已经上映一个月,票房超过了3亿。这个成绩几乎是全靠口碑一点一点搏来的——上映第一天时排片率只有2.7%,票房400多万,之后一天比一天高,至今该片仍保持了8.8的分数,为2020年院线片最高分。

《心灵奇旅》背后的皮克斯是世界顶级动画工作室,推出过《玩具总动员》《怪物公司》《海底总动员》《超人总动员》《赛车总动员》《飞屋环游记》《寻梦环游记》等知名IP。作为动画电影界的王者,皮克斯的艺术家们永葆童心,源源不断地输出关于爱与梦想的故事。在动画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,依然总能以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取胜。

是怎样的一群人,成就了这个神奇的动画工作室?又是怎样的一个工作室,培养出了这么多富有才华和创意的艺术家?

《心灵奇旅》上映期间,皮克斯向娱理工作室介绍了一位来自中国的角色设计师:游茜(CelineYou)。她与我们分享了她在皮克斯的实习工作过程、她参与《心灵奇旅》设计的创作心得,以及一些她的私人成长经历和感悟。

令我们惊讶的是,这样一个画功了得的姑娘竟然是25岁硕士毕业后才决定转行、从素描开始从头学画画的,然后通过千里挑一的实习考核,幸运地成为了皮克斯的全职设计师。她本人的成长经历就已经足够励志和传奇。

游茜

还记得在《心灵奇旅》里,每个灵魂都要找到自己的spark(火花),然后才能去往地球吗?游茜在25岁的时候,终于找到了自己的spark。她想告诉大家,只要有梦想,多晚都不晚。

《心灵奇旅》剧照,Joe和22寻找火花

以下为游茜的自述:

我25岁才转行开始学设计,读完书参加工作都快30岁了,挺晚的。但现在回过头看,我还是庆幸自己当初做了这样的决定。因为不管做什么,你的年纪总会到30、40甚至更老,所以重要的不是年纪,而是在做发自内心喜欢的事情。这样一想,什么时候转行都不晚,都值得。

我发现关于年龄有明显的文化差异,国内大家好像都比较在意年龄,其实国外没有人那么关心。我研究生的同班同学还有50岁的大叔,工作中你的年龄也是保密的,不会有人问起和谈起,一切都是靠作品说话。

我是2017年加入皮克斯的,一开始是夏季实习生。每年都会有好几千人申请到皮克斯实习,最后艺术部只会选择2-4名成为实习生。皮克斯的招聘过程不用面试,就看作品集,他们会一轮轮找不同的艺术家看作品集,直到进入Top10,这时候可能才会看看你的简历和自述,Top3就直接打电话,问时间合不合适、能不能来上班了。

对皮克斯来说,学历什么的都不重要,好的作品集是考核的重中之重。我那一年有4个实习生,我是最后唯一留下来转为全职的。

游茜和她的设计作品

在皮克斯工作,的确非常好玩。

我们的主办公楼叫乔布斯楼,乔帮主是皮克斯的创始人之一,这座楼是他设计的,长得跟苹果商店很像。一楼有很宽大的木地板大厅,摆放着一些桌椅,我们中午会在这里吃午饭。楼左边是技术人员的办公区,右边是创意人员的,据说象征着人的左右脑,分管逻辑和艺术。中间的大厅是希望不同的人遇到,可以随时坐下来交流。

皮克斯主办公楼乔布斯楼内景

公司非常尊重员工的个人时间,上班时间是弹性的。我们不用打卡,也从不加班,偶尔加班经理还会仔细帮我们上报时间,有多倍的工资补偿。有的同事需要照顾孩子,不到5点就离开公司也是常⻅的,不存在一定等老板走了我们才能走的情况。只要工作保证质量,按时完成就好。工作的一半时间我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独自画画,另一半需要和团队开会讨论。

游茜的同事们

导演PeteDocter组织开头脑风暴会,图源网络

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的办公室了。公司只提供基本的桌椅,其余都是自己装扮的。我们一般会自己买,或者在公司群里捡点沙发之类的家具,弄得有意思一点。

游茜的办公室

在皮克斯工作的人都很有趣,所有人的兴趣都非常广泛。比如有一个跟我一起合作的模型师,表面上看他的工作就是建模,但其实他还会写科幻小说,还拿过日本星云奖,就觉得很厉害。公司里普普通通的一群人,你跟他们坐下来吃饭聊个天,都能收获很多不一样的视角和经历,特别有意思。

这里的工作氛围也很有爱,记得我实习期结束的时候,大家还瞒着我给准备了我的剪纸肖像画,每个人都写了满满的祝福,让我很感动。

我实习期参与的项目是《玩具总动员4》,可能他们觉得我做得还不错吧,就把我留下来做了全职角色设计师。

做完《玩具总动员4》后,公司部门主管询问我的意向,看对未来哪个项目感兴趣,我毫不犹豫地选了《心灵奇旅》,因为导演PeteDocter是我的偶像,他的电影主题总是很抽象有深度,但表达上又特别聪明幽默。

通常皮克斯的团队会考虑每位艺术家擅长的风格和档期,每个艺术家会在一个项目里待1-2年的时间,这期间如果其他电影想要用他,就只能短期借用了。 

游茜参与前期设计的《玩具总动员4》牧羊女角色

游茜的牧羊女设计草图

在《心灵奇旅》里,我参与了灵魂形态和顾问们的视觉开发,设计了爵士乐队中的Dorthea,Curly和Miho,监制了他们的最终模型,保证设计稿和3D模型的最大程度接近。灵魂类⻆色我画了最早一批Joe和22的概念图,设计了SoulMoonwind,NewSoul和大多数背景灵魂。

游茜为《心灵奇旅》做的部分角色设计

我们的设计任务不会有硬性规定的完成时间,只有个大概的时间线,而且通常这个时间线很⻓。经理会根据我的设计进度调整每周的任务,如果东⻄做不出来也没关系,可以往后推,尽量不让我们有压力。 

比如设计DorotheaWilliams这个人物,她很有人格魅力,是一位很有个性,坚强独立的爵士演奏家。我研究搜集了历史上有名的黑人爵士音乐家的资料,比如NinaSimone,EllaFitgerald,MelbaListon等人,综合了她们的外形特征和她们演奏音乐的动作特点,画了很多版最初概念稿。但是由于当时主⻆Joe的比例还没确定,Dorothea也经历了几次比例和性格上的大改动,最终综合了坚强和优雅两个主要特点,定下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样子。

游茜设计的DorotheaWilliams画稿

再比如,我花费时间最多的设计应该是男主角Joe的灵魂吧,有想过很多版,戴不戴帽子,戴帽子符不符合灵魂世界的逻辑,他的灵魂形状要不要弄得更有意思一点。把他定下来之后,后面那些背景灵魂就比较好设计了,都是根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发型和穿戴特点来进行设计的。

游茜设计的Joe灵魂画稿

参与《心灵奇旅》的工作人员总共应该有好几百人,但艺术组人很少,基本上只有十几个人,分别负责⻆色、场景、平面、色彩材质、灯光的设计。每项只有1-3个艺术家负责。

我主要负责爵士乐队和灵魂世界的⻆色设计,设计完我要画更详细准确的建模包,写 styleguide,给模型部门讲清设计要点。

之后半年时间内,我每周都要和模型、动画、材质、布料动态模拟等等部⻔开会,解答他们一切有关设计的问题,可以说设计部是所有其他部⻔的监制。艺术总监给了我很大的创作空间,让我把关或跟进整个流程,我觉得我受到了极大的锻炼。

《心灵奇旅》片尾字幕,游茜署名QianCelineYou

皮克斯一向很注重培养人才,也乐意大胆启用新人。我们从来不购买外面的剧本,导演都是从故事部基层成⻓起来的。公司会邀请年轻有想法的新导演去前期开发部⻔,给他们足够的时间,想三个故事点子,其中最好的有可能就做成短片或者⻓片。

公司有各种短片Spark,Co-opfilm等项目,Spark是给新导演6个月的时间和资源完成一部短片,⻛格不限;Co-opfilm是任何人都可以当导演,在业余时间做短片,公司会提供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资源。

2016年时导演PeteDocter就《心灵奇旅》最早的概念设计图进行讨论(图源导演社交平台)

2016年时画过的Joe和22草图。导演在采访中表示,皮克斯允许试错,敢于不断推翻重来,这样才能保持创新。

《心灵奇旅》在国内上映后口碑很好,我有关注,为此我还在同事的鼓励下重新使用了微博。

在微博上我收到了非常多的私信,很多人说被电影治愈,感谢我们的作品。我觉得好感动和感恩!但其实作为创作者,我自己看到的永远是不足的地方,听到赞扬还有点小愧疚呢。不过这种不满足,也激励着我下次进步更多。 

有网友问,片中那个幡然醒悟的金融人是不是我?哈哈,不是啊!我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体验,同样的时间能体验到尽可能多的东西,当然是很值得的。 

《心灵奇旅》剧照,一名金融人的顿悟

我一点也不后悔在25岁之前先学了金融专业,尽管这个故事看起来很悲伤——我是被调剂进去的。

本来我最想去北京语言大学学习小语种,之后去国外看看。但是高考的时候,我的最强科目语文失利了,数学和英语分数比较高,就被调剂去了金融系。北语国际商学院对数学和英文要求非常高,我们金融专业课是使用英文教材和英语授课的,甚至毕业要求考到英语专八。

我对从业金融并没有什么计划和设想,就觉先走着吧,不急,转换的契机一定会慢慢出现。后来我出国读的也是公共管理硕士,但是读完之后,就真的觉得兴趣不是很大,而小时候那种喜欢画画的感觉一直都在。

我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送我去上美术兴趣班,一直上到初一之前。当时的美术老师觉得我很有天赋,还一度劝我父母让我走艺考的道路。但当时我年纪太小,并不理解画这些基础练习是为了什么,甚至以为,成为艺术家后整天也是画黑漆漆的人头像。当时信息比较闭塞,我不知道美术有那么广泛和有趣的应用,加上成绩不错,就自己决定放弃美术了。 

游茜小学时的素描色彩练习

但是我发现,我依然对美术充满兴趣,每次去书店都在画册专区流连忘返。高中时,我在市里重点中学的文科实验班就读,班上碰巧有一位美术生,看到他经常只上半天文化课,下午可以去画室画画,就非常羡慕。甚至在高二时,我还和母亲提出我也想当美术生,并且发自内心地确信,即使自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重新练习,结果也不会太差。

但那时候没有付诸实践,个中原因我⻓大后才想清楚,简而言之就是,人对自己确定擅⻓的东西总是不太珍惜,总觉得以后什么时候想捡回来都可以,而对有挑战的事物总是好奇心太强。当时美术就是我觉得没事可以缓一缓的选项,我享受文化课的挑战,甚至很向往高考之后能选择的一些文学、语言相关的专业。 

游茜美术作品,图片自其微博

大学毕业后,我还是想试试自己是否真的愿意长期从事艺术设计。我一边申请出国,一边在北京的一个培训学校上了3个月的商业插画班。在康奈尔大学读公共管理硕士期间,我也选修了VideoArt,InfographicDesign,UniversalDesign等艺术类课程,并且坚持打了好几份工,比如我做了学院Youtube频道的影片导演、院刊的平面设计师,也做研究生画廊的策展人,这些都是尝试、寻找、适应的过程。我觉得无法做决定时,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始尝试,慢慢就会积聚能量,看清想走的方向。 

从康奈尔大学MPA毕业后,我便又申请了旧金山艺术大学的MFA。旧金山艺术大学是一所盈利性质的,注重就业的美院。学费相对便宜,开设的专业非常多,入学要求很低,但毕业要求高,导致毕业率非常非常低,很多人课程上完一半就辍学工作去了。美国的艺术专业基本都是三年制的,虽然我的专业是动画前期设计,但头两年一直在纯艺系上各种速写、素描和油画的基础课,研三的时候开始密集地上设计课。

我自认为提升最快的阶段是基础课上完,开始加速自学的时候。我会在网上上很多业内大师教的网课,看书做笔记,并大量练习。顺便说一下,今年春天,我也会在网上开设前期设计课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我的微博@草⻄celine。

游茜和她的油画作品

有网友问,在美国读两个硕士,时间成本、费用成本、心理压力是否都会比较大?是的,压力非常大。

硕士毕业时我已经25岁了,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,一切又要从画素描重新开始;美国读书的学费也不低,还需要父母的支持;心理上也会怀疑自己:即使去转专业,我真的能顺利入行找到工作吗?

我要感谢我学过的金融知识,我决定把转专业这件事看成人生的一个投资,既然是投资,就要着眼⻓期收益。25岁的时候,你觉得入场好晚,但放到人生的⻓度,其实非常年轻,早投资,⻓期回报一定更大。

首先,从事喜欢的专业,年纪越大,幸福感的积累越多;其次,发展机会是量级增⻓的,因为有兴趣在,你会主动持续不断地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。最后,以前“浪费”掉的时间和金钱,都是沉没成本了,不用再分注意力去悔恨了,要不然只会被它们拉着一起沉没。事实证明,我很满意这个“投资结果”。 

至于大家会好奇的,双硕士学费是不是会很贵,其实工作一年就赚回来了。在康奈尔我有拿奖学金,所以学费免去了一半,相对也没那么高。在美国的生活费也不高,⻝物、衣服、合租房都很便宜,我基本上靠打工都能自己解决。

游茜的部分毕业设计

有网友说羡慕我的天赋和才华,这些方面我一直对自己是没有信心的,因为我知道我仰慕的那些艺术家的高度,他们才是真正的天才。 

但我也记得,写《尊重表演艺术》的乌塔哈根说:“才华是高度的敏感性,容易受伤的心灵,性能极好的直觉器官(强烈的视、听、触、觉、味)、活泼的想象力,对现实的领悟力,想传达资深经验与感触的强烈愿望,想让自己的一切被人耳闻目睹的冲动等等的混合体。” 

我想我的确是个敏感细心、喜欢幻想的人,也愿意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,也许从这个⻆度讲,有那么点“天赋”?

游茜美术作品,图片自其微博

我家人对我转行非常支持,父母对我的选择没有表达过半点怀疑和抱怨,听完我的想法,他们从不会妄加评论,相反还怕我不好意思,总是装作不在意的样子,然后默默地学费就打过来了。

实际上我知道他们担心,只是他们不表露,不想让我难受罢了。从小我自己的事情都是我自己做决定,读文读理,工作还是读研,和谁结婚,父母从不干涉。

我在康奈尔大学遇到了我先生,他当时也非常支持我的决定。记得我犹豫的时候,他问我,不要总是想自己已经25岁了,想想你30岁的时候希望自己是什么状态呢?我说我希望自己能在皮克斯画画,他说那一切就很清楚了,你就应该做让自己最接近这个目标的事。而且多读书多好呀,不要给一件好事附加那么大的压力。

当我一次次申请实习没有回应的时候,也会非常沮丧泄气,但家人们的包容和鼓励总能让我重燃战斗力。对此,我真的觉得自己非常幸运。

游茜的一些日常练习

对于未来,我还没有具体的规划,我只想打磨自己的专业能力,参与好项目,同时有机会体验更多的人生经历。

我对太多的事都有好奇心,比如攀岩、写作甚至建筑,并不想把自己框死在某个行业,想尽可能地多体验未知的经历。也许40、50岁的时候我会住着房⻋,攀岩流浪,以设计房子为生呢?

我认为,成就不在于外在定义,全看是否按自己的意愿在活。

《心灵奇旅》剧照

(设计图及照片为游茜本人提供,未经许可请勿转载)

99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