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搜天下 > 热搜 >

《宗师列传·唐宋八大家》本期再现北宋文坛双子星最后的绝响!

时间: 小采 热搜

历经千年

三苏的文字

仍在人们的吟咏中回荡

感召后世之人

……

风云变幻,人生无常

苏轼、苏辙晚年再遭贬谪

苏门文人也飘落四方

CCTV-1央视综合频道1月26日晚八点档

《宗师列传·唐宋八大家》

第九期苏轼苏辙篇(下)正式播出

央视频APP同步推出

“文脉探访团”成员撒贝宁、崔铭、郦波

将寻访二苏人生中的最后时光

一连五贬却仍坚守初心

苏轼于困境中发出贬谪最强音

附诗文:

苏轼《千秋岁·次韵少游》

岛边天外,未老身先退。珠泪溅,丹衷碎。声摇苍玉佩。色重黄金带。一万里,斜阳正与长安对。

道远谁云会,罪大天能盖。君命重,臣节在。新恩犹可觊,旧学终难改。吾已矣,乘桴且恁浮于海。

“苏门”四散后,苏轼遭遇了一连五贬,最终被远放儋州。儋州的物质条件极为匮乏,苏东坡在这里度过了“饮水食芋”的三年时光,并形容其“食无肉,病无药,居无室,出无友,冬无炭,夏无寒泉”。此间,由于生活所迫,他与儿子苏过将芋头切块熬粥,创意发明了东坡玉糁羹。即使身处蛮荒之地,苏轼依旧能够苦中作乐,认真生活。

在儋州生活的这段时间,苏轼的境界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“新恩犹可觊,旧学终难改。吾已矣,乘桴且恁浮于海”。他在《千秋岁·次韵少游》中掷地有声地表达了自己孤独而不失信念的坚持。本期节目中,由主持人撒贝宁,《苏轼传》作者、同济大学中文系崔铭副教授,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郦波教授组成的“文脉探访团”,将穿越到公元1100年的儋州,追随宗师苏轼最后的足迹,了解苏东坡是如何在艰难的生活中,坚守报国之初心。

承父兄之志著书立说

苏辙发出北宋文学最后的绝响

附诗文:

苏辙《渔家傲·和门人祝寿》

七十余年真一梦,朝来寿斝儿孙奉。忧患已空无复痛。心不动,此间自有千钧重。

早岁文章供世用,中年禅味疑天纵。石塔成时无一缝。谁与共,人间天上随他送。

在苏轼被贬儋州期间,弟弟苏辙也被贬广东雷州。长途跋涉、舟车劳顿,雷州的水土气候让苏辙深感不适,身体日渐消瘦。筠州、雷州、循州……虽然屡遭贬谪,但苏辙心中的信念却从未改变,这也是他在《渔家傲·和门人祝寿》中能够吟出“心不动,此间自有千钧重”的原因。

苏轼去世后,苏辙终日闭门谢客。《宋史·苏辙传》中记载:“辙与兄进退出处,无不相同,患难之中,友爱慎笃,无少怨尤,近古罕见。”苏辙晚年追随“父兄之学”,游弋于经史之间,将自己毕生所得,著成《颍滨遗老传》《栾城后集序》《论语拾遗》等著作,发出了北宋文学最后的绝响。

“夜雨对床”终将实现

苏轼、苏辙穿越现代惊喜重逢

附诗文:

苏轼《菩萨蛮·买田阳羡吾将老》

买田阳羡吾将老。从来只为溪山好。来往一虚舟。聊随物外游。

有书仍懒著。水调歌归去。筋力不辞诗。要须风雨时。

“夜雨对床”是苏轼、苏辙兄弟二人一生都在反复提到的约定。在浮沉不定的宦海当中,这个约定成为支撑他们走向人生彼岸的精神依靠;当他们身处困境时,这一约定又带给他们精神的慰藉,也映照出他们二人患难与共,至诚至真的兄弟情谊。未能实现夜雨对床的约定,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遗憾。

“买田阳羡吾将老,从来只为溪山好。”本期节目最后,苏辙将跟随撒贝宁的脚步来到千百年后的阳羡竹海,与哥哥苏轼在现代重逢,弥补“夜雨对床”的遗憾。他们还将重回泛舟赤壁之地,了解如今长江堤防工程;来到今日黄州的“东坡地”——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园叶路洲,感受现代水肥自动灌溉系统的强大;重回儋州,在海南了解现代科技的“嫦娥奔月”,见证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……

作为文学家

苏轼、苏辙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

作为实干家

他们更是立下了不朽的功业

兄弟二人的非凡成就

同样离不开父亲苏洵的教育

三位宗师的思想、人格

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熠熠闪耀

这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文化奇迹

今晚来《宗师列传·唐宋八大家》

一起感受他们的传奇人生

4707